top of page

我們在澳洲遇上NMO – Maggie

在旅行中初次遇上NMO

2023年12月31日我和先生開始澳洲之旅,是我倆退休後第一個悠長旅程。但很不幸,當我們到了第四站Sydney的時候,他感染了COVID19,病況更急轉直下,走路時也非常吃力。我們馬上去當地急症求診,幸運的遇到一位非常專業的女醫生,入院後幫他做了一連串化驗及檢查,第二天他已經下身癱瘓,很快已確診患NMO。醫生第一時間已幫他用類固醇藥,可惜沒有很大的效果,用藥後的第三天,馬上安排血漿置換 (俗稱洗血)。最後他在澳洲留院足足一個月,醫生在他病況比較穩定後,才安心讓我們回港就醫。

 

ree

運送NMO病人回港的徬徨

在患病期間,最艱難的一件事是怎樣安排下身癱瘓的先生回港,因我沒有安排醫療運送經驗,嘗試多次聯絡保險公司,就算先生準備出院也未能成行,極度無助。由於想儘快回港就醫,最終還是靠自己聯絡航空公司、入民入境事務署、醫管局等等部門。另外,由於飛行時間長,在途中先生需要打針,我只好硬著頭皮在澳洲醫院學習短短數分鐘的基本技巧,就即要在機上派上用場,完成這重要的任務,當下真是恐懼萬分,一生難忘。

 

不可言喻的感謝

先生在澳洲留院期間,感恩有姨甥Aaron一家人很大的幫助和支持,每天早上送我到醫院,晚上接我回家休息,幫我預備先生所有食材,好讓我多點時間在醫院照顧先生,特別感謝他的太太Senka,怕我們聽錯或聽少了醫生的報告和診治方案,她有腳傷仍堅持到醫院當我們的翻譯,真的真的非常感謝有他們,我才能撐過這段難艱日子,內心的感謝是不能用言語來表達的。

另外,萬分感謝NMOHK協會主席Chris無私的付出,在香港完全沒有政府資助的情況下成立了NMO協會。一群香港病友及照顧者可以走在一起,分享病患經驗及NMO資訊,互相鼓勵及扶持。

 

我的希望

NMO真是一個很可怕很可怕的惡魔,來得很突然,致殘的風險也很高。我希望醫學界儘快可以研究出徹底醫治的藥物,讓病患減低嚴重的傷害。由於這病的復發率很高,預防勝於治療,期望在預防復發方面,新的有效藥物可以儘快加入政府藥物名冊,避免病友再次受到傷害。還有,我期望早日設立NMO專科診所,可以集中資源,有熟識NMO的醫生,集中跟進和治療我們。

 

人生確是無常

人生真是變幻無常,回想當天病發,一星期前我們還在浮潛耍樂,一星期後他頓然失去自理及活動能力! 迎接這個突如其來的改變,我們當下確很難接受,心底的傷痛,有誰會明白呢? 當年我自己確診多發性硬化症 (MS) 的時候,反而我們都沒有太大的感慨,可能因我的病況並不嚴重,對生活沒有很大的影響。相反當先生今次確診NMO時, 各種人生規劃卻完完全全被打亂了,很多原定的計劃都得暫停,深深體會到平淡真是一種福氣,要好好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要活在當下! 

ree

我倆夫婦各自患上不同罕見病

我和先生各自患有兩種不同的罕有病 (NMO 和MS),感覺好像兩個計時炸彈伴隨我們左右,誰知道那一個會再次爆炸? 但我沒有氣餒,保持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因為我們根本無法控制,只好安然接受,深信只有正能量的加持,明天會變得更好。

 

我想跟先生說:

“知道NMO對你的傷害很大,復康之路是非常漫長。但希望你撐住同加油,我會做你的後盾,給你力量。等著你完全康復的時候,我們可以再重新出發,繼續我們退休後的計劃。”

 

我想跟NMO病友說:

“正能量爆棚! 加油! 唔好氣餒,開開心心過日子!...”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