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刊物與發表

​出版刊物/發表

2024-2025 第三份會務報告
(6/2025)

e694cecf-bb89-43a1-af43-59990436a99d.jpg

​看得見, 罕見的你

活動回顧

3.1 參與伊利沙伯醫院病友組織分享會

3.2 參與伊利沙伯醫院生命戰士和你CHAT分享會 

3.3 NMO神經痛醫學講座 

3.4 與香港中文大學香港遺傳學學生協會合辦真人圖書館 

3.5 與伊利沙伯醫院合辦NMO營養飲食講座 

3.6 參與罕見疾病聯盟罕病研討會 

3.7 NMO泌尿講座 

 

媒體佈導與推廣

4.1 首部公眾教眾短片

4.2 首個記者招待會

4.3 電視訪問 最強生命線 

4.4 第二個記者招待會 

4.5 商業電台有誰共鳴分享 

4.6 香港01論壇投稿

發表

5.1 本地病人問卷調查

5.2 致醫管局藥物建議委員會 (DAC) 信函 

5.3 就施政報告公開諮詢發表意見書 

就 [2024 年施政報告公開諮詢] 發表意見書
(8/2024)

p.1.png

就《2024年施政報告》公開諮詢提交意見書

 

本會就有關本年施政報告的公眾諮詢提交意見書,冀望當局積極回應香港大約300個的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NMOSD)病人及其家庭的需要。

 

 香港視神經脊髓炎協會一直致力關注香港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 (NMOSD- 下簡稱NMO視神經脊髓炎) 病人及其家庭需要,就這罕有一群面對著的社會問題,本會建議如下:

  1. 引入治療NMO新藥物和將現有 Off Label藥物列為標準收費項目

  2. 設立三間「NMO視神經脊髓炎專門診所」為長遠目標

  3. 在未設立「NMO視神經脊髓炎專門診所」前的過渡性安排

致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醫生信函
(3/7/2024)

P.1.png

急切要求藥物建議委員會 (DAC) 把治療 NMOSD 新藥通過藥物名冊及納入安全網

 

藥物名冊中一直欠缺核准用於治療 NMO 藥物 本地患者一直在沒有選擇情況下只可使用 off-label 藥物防復發,苦等臨床證實成功防復發 新藥達 20 年之久,難得現在出現接近 0 復發的藥物,極度希望政府可批准新藥物引入醫 管局藥物名冊中。另外因藥費十分昂貴,實非一般家庭能負擔,若因負擔不起藥費而不能 使用有效藥物,對一眾 NMO 患者來說,又是一次希望燃起後瞬間幻滅的打擊。 本會急切呼籲 貴局能聽取患者強烈訴求,盡早把新藥 Ravulizumab 納入藥物名冊和安全 網資助範圍,解決患者燃眉之急,避免香港患者暴露於 NMO 兇猛復發風險中,導致永久 不可逆轉的永久傷殘,讓 300 個香港患者及其家庭重拾正常生活。我們的卑微心願:不 求會康復,但求「不再復發」! 一次復發也嫌多

首個NMO新聞發佈會(新聞稿)
(6/6/2024)

頭條日報.png

新聞資料

視神經脊髓炎 (NMOSD)

復發率高達九成 可致盲及癱瘓

新型治療大幅降低復發風險

讓患者重拾正常生活

 

當出現嘔吐、視力模糊及手腳麻痺時,大部分市民便主觀認為可能是由流感、 傷風感冒、筋骨勞損退化,甚至睡眠不足造成。可是,上述病徵其實或許與一 種罕見病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NMOSD)有關。有專科醫生更表示,此病的 復發風險可高達九成,而每一次復發亦令身心受創,失去視力、癱瘓、出現抑 鬱等情況比比皆是。可是,使用現今治療方案的患者,仍有三至五成會經歷復 發,因此需要更有效的藥物全面控制患者病情。幸而,新型生物製劑治療經研 究證實,能大幅降低復發風險,將患者的殘疾風險減至最低。 有見及此,早前香港視神經脊髓炎協會向本港視神經脊髓炎患者進行問卷

2023-2024 第二份會務報告
(5/2024)

final.jpg

今年年報封面我們用上漂流瓶這意念, 一個內藏NMO字條的漂流瓶終於漂上沙岸, 被人看見了

望遠一點, 海上仍有好多載浮載沉的漂流瓶有待被發現, 被看見

看得到, 見希望!

終有一天, 我們香港這400個漂流瓶會登上不再漂流的彼岸, 微笑迎接有希望的明天

2021-2023 首份會務報告
(10/2023)

cover 2.jpg

唐朝的荊州南部有片地每年不少人進京應考,但卻都名落孫山,當時這地被人稱「天荒」

直到唐宣宗大中四年,有一個叫劉蛻的書生考中進士,這才破了「天荒」

一直以來,香港可算是NMO的「天荒」

直到 2021年 NMOHK成立,

香港不再是NMO的天荒 !

目錄:

1. 主席的話

2. 關於我們

3. 活動回顧

4. 多媒體分享

5. 支援服務

6. 財務

7. 展望將來

就 [2023 年施政報告公開諮詢] 發表意見書
(10/2023)

Screenshot 2023-11-29 154841.png

致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 

本會就有關本年施政報告的公眾諮詢提交意見書,冀望當局積極回應香港不足300個的視神經脊髓炎(NMOSD)病人及其家庭的需要。

 NMOHK香港視神經脊髓炎協會一直致力關注香港視神經脊髓炎 (NMOSD- 下簡稱NMO) 病人及其家庭需要,就這罕有一群面對著的社會問題,本會建議如下:

  1. 加快審批治療NMO新藥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

  2. 設立NMO專門診所

  3. 設立NMO病人支援熱線

 

現謹附上本會的意見書,以供參考

NMO醫學小冊子
(8/2023)

Cover-A.jpg

一個幾十年都被錯認的罕有病, 直到今天仍是易被混淆

本是腦神經免疫系統疾病, 但有著其他醫學分科的相似病徵​

目錄:

  1. NMO簡介

  2. NMO有多罕有

  3. NMO病理

  4. NMO病徵

  5. 診斷NMO

  6. 治療NMO (急性治療和長期治療​方法)

  7. 治療新藥物

  8. 治療新展望

NMO病友與照顧者心聲集
(5/2022)

Screenshot_20230321_135227_Gallery.jpg

這是一本有關罕有病家庭的心聲集

分享NMO病友行走這條罕有路的苦.辣.酸.甜!

當中除了道出不為人知的艱辛苦澀外,愛與感恩才是這書主題

全港300幾個NMO家庭的故事,就從我們數十個說起

亦期待著隱匿於社群的NMO病友與我們相認

目錄:

  1. NMO乜東東?

  2. 我走上一條300人的罕有路

  3. 照顧者的心底話

  4. ​過來人信箱

​本地問卷調查 Surveys

shutterstock_672069292.jpg

[香港NMO病人希望引入治療NMO新藥意願]

4/2024
IMG_1703_edited_edited.jpg

香港NMO患者出現復發情況比我們預計為高,就算使用防復發藥物,都有 50-70% 會復發,帶出香港現有藥物是否足夠有效防復發的問題,83%患者 亦擔心現有藥物未能控制復發。

• 現今藥物欠缺選擇,高達98%患者認為香港需要引入NMO防復發新藥,而患者最關注新藥的價錢、有效性及帶來的副作用

• 約7成半患者會因NMO有永久視力或/和活動能力問題, 6成人有神經痛和心 理情緒問題,更有近4成人有輕生念頭

• 94%患者認為政府應設立NMO專門診所,集合NMO醫學專家去集中治療患者

[香港NMO病人復發情況]

1/2024
Screenshot 2023-12-29 102808.png

NMO是全球公認為復發性極高的嚴重罕見疾病, 根據外國研究, 若沒有用防復發藥, 5年內超過9成病人都會復發, 中樞神經系統再受NMO攻擊, 引致永久性傷殘. 但就算病人有服藥, 都難保不會復發. 這就引發一個常問的問題: 傳統的NMO防復發藥的有效性如何?  雖然外國曾經有類似的比較研究, 但都已是10年前的研究 (2013年) , 當年研究對象的數目有90人, 屬美國兩間醫院的NMO病人...

2023年的今天, NMOHK協會嘗試用不記名的問卷調查形式, 收集香港本地NMO病人使用不同防復發藥物下的復發情況. 為求簡化, 今次調查重點只集中病人的第一次復發, 即是首次病發後有否出現第二次病發? 多久才出現? 當時服食什麼藥物?.... 希望藉此了解香港NMO病人復發的基本情況, 了解本地病人復發特色

[NMO初發年齡與病徵之關係]

1/2023
shutterstock_2054773625.jpg

NMO第一次病發年齡平均是35-45歲, 但亦有人是比較遲才發病, 可能是50歲, 60歲…

究竟早初發與遲初發的病人有什麼疾病特色? 他們在病徵方面有分別嗎? 我們會探討初發年齡與初發病徵有沒有關係?

[NMO病發時有否作嘔打嗝病徵]

6/2022
shutterstock_2261688741.jpg

NMO典型病徵是視力受損和活動能力受損, 但原來都有些非典型病徵

打嗝,嘔吐,作嘔…看似是腸胃疾病, 但若這些病徵不正常的持續, 就不是一般腸胃疾病咁簡單

世界各地都有一些有關的個案分析, 香港就這方面又有什麼資料? 

[NMO病人注射新冠肺炎疫苗後反應]

5/2022
shutterstock_1794475414.jpg

雖然香港政府已實施疫苗通行證, 而普遍腦神經科醫生亦認為NMO病人可注射新冠疫苗, 但很多NMO病人都仍心感擔憂, 究竟NMO病人可否注射新冠疫苗? 注射後會否有嚴重反應? 會否再一次引起NMO復發?...

雖然外國研究資料顯示, 新冠疫苗與NMO復發看似沒有直接關係, 但始終病友較相信本地經驗, 認為香港NMO病人注射後的反應才最具說服力

bottom of page